中醫看腸胃病徵兆(中)

2499
0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從口腔到肛門是一條連續的管子,有出才有進,有進才有出,因此食慾和排便是判斷消化道健不健康,最重要的兩大指標。只要食慾好、吃得下,排便品質良好,就算正在生病,也是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不用太擔心。

以降為和的消化道

<黃帝內經>針對消化道的生理特性有生動的描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胃、小腸、大腸皆屬於「傳化之府」,也就是「傳導和消化食物的器官」,食物在裡面是不久留的。剛吞下食物的時候,會先進入胃,此時腸道已清空之前吃進的食物,處於準備狀態;經過一段時間,食物從胃進入腸道,腸道處於充滿食物的狀態,此時胃已排空,準備迎接下一頓餐點。

由以上描述可知,食物從進入嘴巴到排出肛門,這整條消化道路上應該是一直往下走而不久留的。若食物本身太難消化,或腸胃道蠕動異常,或道路中有異物阻擋,都會使食物往下走的速度變慢,產生一系列的不適症狀。接著讓我們繼續來看,自己有沒有以下的異常徵兆吧!

腸胃異常徵兆三:脹氣

脹氣是最普遍的腸胃問題之一,絕大多數都是吃飯習慣造成的,像是產氣食物吃太多、吃飯速度太快、邊吃飯邊說話、飯後久坐不動都是脹氣的常見原因。李醫師在高中時,吃完午餐後習慣趴在桌上午睡,但午睡期間總是感到腹脹的難過、頻頻打嗝。事後回想起來,是因為吃完飯後沒有站起來走一走、幫助腸胃蠕動,而趴在桌上這種前彎姿勢又容易壓迫到胃,導致胃氣不降,上逆而產生脹氣、打嗝。工作後,養成午餐後散步5到10分鐘、坐在椅子上仰睡小憩的習慣,脹氣和打嗝的問題也沒再發生過。

經常脹氣的人,平時應避免吃太多產氣食物,像是堅果、豆類、牛奶、洋蔥、青花菜、香蕉、甜食和麵粉製品,吃飯時細嚼慢嚥,吃飯後起身走一走。

另外,工作壓力大、容易焦慮緊張的人也常有脹氣問題,心理會影響生理,精神壓力對消化道的影響尤甚,此時,適時地放鬆將對腸胃有莫大的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脹氣的女性容易有婦科方面的問題,像是月經延期、經血量過多或變少、經痛、白帶過多等等。那是因為腹部脹氣會影響骨盆腔的血液循環,造成骨盆腔內的子宮、卵巢功能異常,只要用藥處理脹氣問題、恢復骨盆腔內的血液循環,婦科問題便能一併解決。

<請參考醫案分享:壓力脹氣導致月經延期>(請點我)

腸胃異常徵兆四:打嗝、噯氣

當肚子裡的氣體太多,人體需要找出口將氣體排出,不然肚子就會脹痛地難受;若身體將氣體向上由嘴巴排出,就會產生打嗝或噯氣。打嗝是指氣體規律、持續、並伴有聲響地從口中排出,若排出持續時間長、速度較緩、且不規律,則稱為噯氣。

在氣體排出的同時,若兼有泛胃酸、火燒心和胃痛,要考慮有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的問題。排出的氣體若充滿食物味道,代表胃裡的食物難以消化,導致停留時間過久,進而產生氣體。

用餐時,若食物冷熱交替進食、飲酒太多、邊吃邊說話、進食速度太快、吃太多、緊張焦慮或吃下太多產氣食物都容易引發餐後的打嗝和噯氣,一般在短時間內就會自動緩解。

臨床上,有的患者在自行搥胸後就噯氣,有的則是自己壓壓肚子就打嗝頻頻,這些都是長期肚子脹氣累積成而成的結果,需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解除這個狀況。

比較特別的是,身體過於虛弱時也會頻繁地打嗝和噯氣,例如癌症末期,或剛結束化療的患者,脾胃功能虛弱,很難消化食物,可能喝水或吃一點點食物就開始打嗝,此時也可藉由降逆、止嘔的中藥來緩解症狀。

腸胃異常徵兆五:口臭

大多數的口臭都與消化道問題有關,例如難消化的食物堆積在胃中過久、多天不排便、胃炎、胃潰瘍等等,都容易讓人口腔異味較重,只要將發炎、潰瘍和便秘的問題治療好便可解決。

某些食物,例如乳製品、洋蔥、大蒜、韭菜、咖啡和柑橘類容易使舌頭上的細菌過度繁殖,產生口腔異味,可試著在吃完以上食物後多喝水,並用牙刷清潔舌頭。當排除腸胃道的問題後,若還是有口臭,應請牙醫仔細檢查,是否有牙齒方便的問題。長期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口腔味道也會不好,減少抽菸和喝酒的頻率才是解決之道。

以上徵兆,都與食物在消化道中移動緩慢、無法通順地往下走有關。當食物往下移動的途徑受到阻礙,滯留不動,就會有「脹氣」的感覺;滯留久了,就會產生「上逆」、也就是胃氣往上跑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打嗝」、「噯氣」和「口臭」。

其實,只要建立吃飯後散步半小時的習慣,讓自己打幾個飽嗝,排出一點氣,就可以長保食物消化順利,維持腸胃道的通順,並不需要長期依賴益生菌等保健食品來促進消化。小小習慣,大大有效!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
標籤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