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醫陪你度過更年期(下)
經由前兩篇文章讓中醫陪你度過更年期(上)(請點我)、讓中醫陪你度過更年期(中)(請點我)的介紹,您是不是也發現到,原來有些不時出現的小症狀也和更年期有關呢?
每個女人都會進入更年期,但並非人人都會出現不適的症狀,原因就在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中醫對於更年期症候群的觀點、治療方法,以及生活中該注意的小細節,最後,會對西醫的賀爾蒙療法有簡短的討論。
更年期症狀,中醫有一套!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女性更年期的種種不適主要與心、肝、腎三個臟腑的失調有關。
心和腎是維持生命延續的兩大臟腑。年齡的增加以及勞心與勞力的生活型態,都會使心、腎的機能變弱、功能失調,最後當心和腎的機能停擺、不再運作時,人便會呼出最後一口氣,走向生命的盡頭。肝在中醫來說是「罷極之本」,在情志主「怒」,是個耐受疲勞壓力、與怒氣相關的臟腑。現代人長期承受來自工作或心理上的壓力、情緒緊繃抑鬱,多少都會有肝氣不調的狀況,長久下來,就會出現口苦、咽乾、甚至暈眩等上火症狀。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女人在過了35歲以後,氣血會開始逐漸走下坡,皺紋、白髮開始出現,從年輕時所累積的健康問題,35歲後也會開始冒出頭。例如年輕時熬夜加班,只要周末睡飽一點就補回來了,但過了35歲後,可能熬個幾天夜就會引發感冒、腸胃不適的症狀。
而女人的更年期,更是氣血走向衰弱的關鍵時期。「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到了49歲左右,女性的生理時鐘就會停止排卵和停經,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身體輕鬆自在地迎接這段時期,將不適感降到最低。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在更年期到來前先將體質調好,絕對有助於預防更年期的不適!由於更年期症狀是由心、肝、腎的失調所引發,只要先將這三個臟腑的偏異問題處理好,到更年期時就不會有太大的不適出現了。
不過,要怎麼知道自己的心、肝、腎有沒有問題呢?我們可以先觀察看看,自己會不會經常出現以下的情形:
- 身體上熱下冷。例如常有嘴破、長痘痘、出油、口乾舌燥等上火症狀,但卻同時有雙腳容易冰冷、頻尿、夜尿等下虛症狀。
- 時常焦躁不安、易怒、容易緊張和煩惱,或是有長期失眠問題。
- 偶爾會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氣吸不飽或容易喘的情形。
- 經常胃痛、胃脹氣、胃食道逆流、頻繁地打嗝或排氣。
- 有心血管或新陳代謝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糖尿病。
若經常受以上情形所困擾,建議可以找信任的中醫師診斷後服藥治療,將心、肝、腎的異常調整回來。在此要先提醒大家,由於中西醫對於臟腑的定義不太一樣,所以即使西醫的檢驗指數正常,也不代表中醫的臟腑功能完全沒問題喔!
以上是關於更年期症候群的預防方法,但對於正受更年期症狀所擾的婦女,難道就沒有解決方法了嗎?
當然不是!中藥對於緩解更年期症狀,也有很好的效果!一般來說,在用藥對證的前提下,大多數症狀可以在服藥後一個月內獲得緩解。例如患者會發現,自己潮熱的頻率或程度有減少,或者是失眠、夜尿、脹氣的情況變得比較少發生,這時只要持續服藥、並遵守醫師的衛教內容,症狀便會越來越輕微、甚至不再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
有些患者會好奇:「究竟要吃多久的藥?」、「停藥後症狀會不會變嚴重?」其實,中醫治病的原理在於調整體質、讓陰陽恢復平衡,當陰陽平衡後,身體的不適自然會逐漸消失。體質是與生俱來、或是由年復一年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形塑而成的,治療時當然需要一些時間調整過來。一般來說,會建議更年期症候群的患者持續服藥至少三個月,若三個月後症狀有改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始減少服藥頻率、慢慢停藥。但若患者本身無法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不忌口、或壓力很大,停藥後體質很容易被打回原型,導致症狀再次加重,那麼就會建議患者持續服藥,以免症狀惡化。
遠離壓力與咖啡因 ,更年期更好過!
曾有患者問我:「身邊的朋友都沒像我潮熱得這麼嚴重,潮熱也沒像我持續那麼久,為什麼就我發作得特別厲害?」「吃藥後潮熱有改善,但為什麼最近又變嚴重了?」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的生活習慣讓更年期症候群變得更厲害了。
(1)壓力
女性的雌激素(Estradiol,簡稱E2)有兩個來源,一是卵巢,二是腎上腺,而腎上腺同時也負責製造壓力賀爾蒙Cortisol,以及調節心血管功能和脂肪的激素,以協助身體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維持血壓平衡和代謝脂肪。
停經前,絕大部分的雌激素是由卵巢所分泌,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只佔了一小部分。然而停經後情況正好相反,絕大部分的雌激素轉而由腎上腺負責分泌(參考資料請點我)。根據現代醫學理論,更年期症候群正是由於卵巢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導致全身的雌激素濃度下降所引發。
在雌激素不足、只靠腎上腺分泌的情況下,如果又遇到重大壓力,我們的腎上腺會怎麼做呢?它會減少其他激素的產量,轉而生產更多的Cortisol。可想而知,原本因為雌激素短缺產生的潮熱、盜汗、失眠等問題將會變得更嚴重。此外,由於調控心血管系統和脂肪的激素也跟著受到影響,此時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發胖的機率也會跟著上升!
因此在治療更年期症候群時,李醫師常提醒患者要練習放掉過多的思緒和想法,並尋找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與藥物並施,才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2)咖啡因
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能夠提神、促進思考,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也是許多人每天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然而,就因為咖啡因是如此廣受歡迎,每當李醫師請患者減少咖啡和茶的攝取量時,患者往往無法理解和接受。
茶在《本草備藥》中的特性為「苦甘微寒」,功效包括「下氣消食,去痰熱,除煩渴,清頭目,醒昏睡。解酒食油膩燒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飲消脂寒胃。」《本經逢源》則有說明喝茶太過的害處:「其餘雜茶,皆苦寒伐胃,胃虛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嘔逆洞泄,種種皆傷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傷腎氣。」總之,茶的特性較為寒涼,味苦入心,偶爾喝一點可以幫助提神、清熱去煩、和幫助消化。由於心主血,腎主精,精血同源,當茶喝太多時反而會傷害人體的精、血,對心、腎有不良的影響,再加上茶的性質寒涼,容易傷胃,過飲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腹瀉或噁心想吐等副作用。
咖啡在中醫典籍中並無相關記載,不過咖啡豆屬於果實,加上烘培過程,性質應較為溫熱。咖啡豆的香氣醇厚,「氣厚者陽中之陽……厚則發熱。」再加上有興奮、警醒、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若經常飲用,可能會讓燥熱、盜汗、心悸和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惡化。
另外,咖啡與茶都有抑制睡眠和利尿的作用,會讓原本就有失眠、夜尿和頻尿問題的患者病情加重。
不過,這並不代表你必須和咖啡和茶永別。在病情比較厲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李醫師會建議完全避免咖啡因,以加快痊癒的速度;等到症狀緩解後,可以嘗試一周喝2-3次的茶或咖啡,再視身體可承受的幅度做增減。然而,最多最多還是別超過一天一杯的頻率,因為咖啡和茶都是有偏性的飲料,過飲、久飲一定會對體質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3)我適合賀爾蒙療法嗎?
賀爾蒙療法對於更年期症候群確實有效,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乳癌、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癌、懷孕、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血栓、肝膽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婦女,應避免使用賀爾蒙療法。
此外,使用賀爾蒙療法治療期間應定期接受血液和乳房檢查,並避免服用賀爾蒙超過5年,以免增加乳癌的罹患機率。
臨床上,確實遇過長期施打賀爾蒙的患者在轉用中藥治療時,感覺療效不如施打賀爾蒙那麼迅速、顯著,原因可能出在於賀爾蒙和科學中藥在劑量上的差異性。此外,中藥講求的是用藥準確、體質對應,需要時間測試不同處方的療效,所以療效的即時性自然會比較弱一些。不過大家別擔心,只要用藥對證,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在服用中藥2-3周後感到顯著的改善,並且會越來越進步。
另外,近年有台灣的研究發現,使用賀爾蒙療法的患者若同時接受中藥治療,可以避免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可供正在使用賀爾蒙療法的患者做為參考(詳細內容請點我)。
其實,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並不僅限於更年期的婦女才會出現,只要身體出現偏異,任何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出現燥熱、盜汗、心悸、頻尿、陰道乾澀、易怒等症狀,這時只要使用中藥將體質的偏異調整回來,便可大幅減少身體的不適。最重要的是,在治療的期間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忌口、保持愉快的心情、並按時回診服藥,讓中醫使你的更年期不再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