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失眠說再見(上)

3388
0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優質的睡眠對於人體健康來說,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對現代人來說,失眠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擁有優質睡眠的人可說是寥寥可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睡眠是極其敏感、極容易受身體與外界影響的一件事,除了心理因素外,身體狀況不好、體質有偏異的人也很少能夠睡得香甜,因此,睡得好不好可以說是重要的健康指標之一。

本系列文章將帶領大家了解自己的睡眠品質、介紹常見的失眠原因與中醫治療,以及可能導致失眠的日常習慣,各位也能趁機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品質,並了解中醫在治療失眠時的所用的方法和優勢。

健康的睡眠 vs. 失眠

要怎麼知道自己的睡眠好不好、有沒有在健康的標準範圍內呢?我們可以就三項睡眠指標來看:

  • 入眠時間健康的人能夠在晚上23:00~24:00之間睡著,並且能在半小時之內進入睡眠狀態。
  • 睡眠品質:最好的睡眠品質為沒有作夢、沒有夜尿、且不會睡到一半醒來。若偶爾會作夢,也不太不記得夢的內容,或偶爾會因為聽到聲音而醒來,且能馬上再度睡著的話,其實都算在健康的範圍內。
  • 睡眠時間健康的情況下,一天應該能擁有7-8小時連續的睡眠時間

在診間問診時,李醫師也會依據這三項指標來了解患者的睡眠情況,只要睡眠型態偏離以上標準太多,就會形成所謂的「失眠」了。對應上述的三項指標,我們可以將失眠型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 入眠困難:長期要花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入睡,或需服用安眠藥、鎮靜劑或喝酒才睡得著。
  • 淺眠:睡著時一直在作夢,甚至會作惡夢、驚醒;時常睡睡醒醒,感覺沒有真正睡著;就算睡前沒喝水也會起來小便。
  • 睡不久睡不到6小時就會自動醒來,難以再度入睡。

有些人習慣晚睡、晚起,例如凌晨3、4點才睡,睡到中午11、12點才醒來。這樣子的睡眠型態雖然每天規律地維持不變,但由於作息時間與自然界的日夜節律有落差,就算能睡7-8個小時以上,依然會感到疲倦、睡不飽,甚至會衍生出肥胖、腸胃道和皮膚方面等問題。除非萬不得已,入眠時間還是以晚上22:00-24:00之間為佳。

為什麼會失眠?

導致失眠的因素非常多,有時多喝了幾杯咖啡、睡前看了恐怖片或和家人吵架都會讓人睡不好,不過體質平衡的人在避開這些影響因素後,大部分時間都還是能擁有良好的睡眠。

然而,有些人就算屏除所有可能導致失眠的外在因素,也無法安穩睡著,在這樣的情況下,失眠是因為生理因素、體質偏異所導致,這時就需要服用中藥來治療了。

以下就是體質偏異,進而導致失眠的常見類型

(1)身體火氣大

所謂「火性炎上」,火焰有往上燃燒的性質,人體內的火氣也是,容易往上影響到身體最高的器官—腦—進而導致失眠。

火氣大的症狀很多,包含嘴破、刷牙出血、牙齦腫痛、流鼻血、口乾渴、口苦、嘴巴口氣重、排便出血、長痘痘、頭髮或臉部容易出油等等,當以上症狀和失眠同時出現,就要考慮是身體「上火了」。

不過,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也可能導致火氣大,例如因為工作而連續熬夜2、3個月,導致身體上火,之後想早睡卻睡不著了,這時應盡量將睡眠時間調整回來,而非遷就錯誤的入眠時間。

此外,女性從排卵期開始到月經來潮之間,體溫會升高1~1.5度,此時身體也比較容易上火,因此很多女性在月經快來前會有難入眠、容易醒和多夢的情況出現。這時避免煎、炸、烤、辣和麻油雞、薑母鴨等燥熱的食物,盡量吃清淡些,才不會加重上火的症狀。

(2)腦袋思慮多

人人都會想事情,但正常情況下應該要收放自如,也就是需要的時候想,上床睡覺時不想。如果沒有遇到特別掛心的事,卻時常整夜腦袋都轉個不停、無法安穩睡著,那就是身體出問題了。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有云:「腦為髓之海」,意思是腦是骨髓匯集之處,而腎又主骨、生髓,腎與腦之間透過經絡系統相互聯繫,因此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使腦部得以進行思考、運轉,其能量源頭正是來自於腎的精華

夜晚就寢時,腦袋與身體若能同時放鬆、休息,腎精便會停止輸出到腦部,好好地收斂在腎臟;相反的,若在該休息時腦袋依然持續運轉、放鬆不了,腎精便會持續輸出到腦部,使精神亢奮、難以入眠

(3)胃酸、脹氣與便祕

胃與大腸都是中空形狀的器官,負責消化食物和和處理糞便。正常情況下,食物和糞便分別在胃與大腸停留適當的時間後,會順者消化道往下輸送而不停滯,吃進去的食物經過一步步地分解、吸收、過濾,最終成為糞便排出體外,而這個往下輸送的力量就稱為「降」

當胃與大腸的消化功能異常時,「降」的力量會變弱,導致剛吃下去的食物停滯於胃中,或者該排出去的糞便停滯在大腸裡,消化道的路徑塞車,就會產生脹氣、胃酸和便秘的問題。《黃帝內經・逆調論》說過:「胃不合則臥不安」,講的就是腸胃道「降」的力量不足、逆氣而上,進而導致失眠

腸胃問題和失眠經常互相影響,例如經常熬夜、晚睡的人會容易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問題,而有脹氣、泛酸、便秘症狀的人也常因此睡不好,兩者經常同時出現,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李醫師在治療失眠時會特別留意患者有沒有腸胃問題,若有的話便兩者一起治療、處理。很多長期在睡覺時會脹氣、嘔酸水的患者,在服用中藥治療一陣子後,都會發現自己能夠睡得比較安穩,腸胃症狀也改善許多。

(4)夜尿

夜尿並非老人家的專利,在臨床上,李醫師發現許多中年人也有夜尿的情形,但大多數人並不以為意,甚至認為是正常現象。其實,無論是生過小孩的婦女,還是年過65的銀髮族,都不應該有半夜起來小便的習慣!

如果是因為服藥或口乾,固定在睡前會喝比較多水而導致夜尿,可以將喝水和服藥時間提前一小時、先去小便後再上床睡覺,若這麼做後仍有夜尿,代表身體確實出現問題了。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夜尿代表身體的水份調節出了問題。正常情況下,喝下去的液體應平均地分布到身體各角落,滋潤我們的皮膚與口腔,再透過呼吸、汗水、糞便和尿液排出。水份調節異常時,喝下去的液體會累積在不該停留的地方、滋潤不到該滋潤的地方,或是不能順暢地排出體外,因此有夜尿問題的人,不僅睡眠品質不好,還可能伴隨半夜口乾想喝水、水腫、或尿道反覆發炎等情形。

以上就是臨床常見的失眠類型。接下來,我們會介紹中醫針對失眠的治療方法,以及失眠患者應注意的事項。祝你今晚有個好眠!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