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感染

4010
0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陰道感染既令人感到難以啟齒,卻也非常常見,大多數人會歸因於性生活頻繁、多重性伴侶、或衛生習慣不佳。然而李醫師在臨床上更常遇到的,卻是排除性行為因素、衛生習慣良好,但卻依然反覆感染的患者。

有些患者雖已在婦產科接受過陰道塞劑、或口服西藥的治療,卻覺得療效不佳、或治好後很快又再發生感染這類情形,大多是由於自身的體質偏異所導致在服用中藥治療一段時間後,通常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要注意白帶變化

陰道感染主要有兩大症狀:白帶異常,以及外陰或陰道的不適感

什麼是正常的白帶?

顏色:透明或白色

質地:液體、具有流動性

氣味:略帶有酸味

排卵期前後,白帶的量會增加,並呈現像蛋清般的質地;在月經前後數天,白帶的分泌量也會變得比較多,以上均屬於正常現象。

什麼是異常的白帶?

只要在顏色、質地、氣味上,有其中一項與正常的白帶不同,便是異常的白帶。

常見的陰道感染症,都會有其獨特的白帶變化與症狀,舉例如下:

臨床上以黴菌感染最為常見,復發的機率也最高,常見的菌種為念珠菌。

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有性行為、且白帶變化與「滴蟲感染」的表現類似,務必要與性伴侶一塊到婦產科接受檢查、治療。滴蟲是經由性行為傳染,在男性身上不一定會出現症狀,但若有其中一方未接受治療,很容易在下次的性行為中再次感染。

另外,白帶中的血絲可能是因為子宮頸的病變所導致若在分泌物中發現有血,或性行為後有少量出血,也應先至婦產科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溼氣重導致陰道感染嗎

濕氣重與陰道感染

大部分民眾會將陰道感染與「溼氣太重」聯想在一起,然而單純的「溼氣重」--也就是太多的水濕滯留體內--只會使白帶分泌量變多,並不會導致白帶變黃、陰部搔癢、有異味等感染症狀。

《黃帝內經》率先提出準則,根據體液的型態、顏色來判斷病症的寒熱屬性:「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當陰道感染時,白帶會變得「水液渾濁」:由清稀轉為黏稠、豆腐渣、膿樣的質地,顏色也會由透明轉為乳白色、黃色或綠色。所以,導致陰道感染的關鍵因素並不是「溼氣重」,而是「熱」

宿便、熬夜導致反覆感染

導致感染的主要因素是「熱」,而「熱」通常是由長久累積的「宿便」以及長期地「熬夜」所導致

沒有排乾淨的糞便滯留在腸道中,就會形成「宿便」。大腸屬於多氣多血的陽明經,宿便累積久了容易生熱化火,所以這類患者通常還會有容易口乾、口氣重、長痘痘、睡不好等問題

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氣血會流注到肝、膽經,是身體進行汰舊換新的時間。若沒在這段時間好好休息、總是過了十二點才睡,身體得不到休養,累積的廢物越來越多,很快就會成形虛熱的體質,特別容易發炎、上火。

此外,緊張、緊繃、焦慮的情緒也會影響生理,導致肝鬱化火,也是「熱」常見的來源之一

中醫治療陰道發炎

由於這類患者很常有宿便,所以李醫師在臨床上會特別注重患者的腸胃狀況,確認有沒有脹氣、排便不淨等問題;當腸胃狀況不好時,也容易出現胃口差、胃食道逆流、容易打嗝噯氣等症狀。在服用中藥治療一段時間、腸胃蠕動正常後,除了陰道發炎能獲得控制,其他腸胃症狀也會跟著改善

比較特別的是,容易陰道感染的人,在很大比例上也容易有尿道發炎的問題。由於兩者同樣屬於下焦濕熱發炎的疾病,時常交錯、或同時出現,所以治療時,會併用通調水道、利濕清熱的藥物,使水液代謝正常、消除滯留的濕氣。

當腸道通暢、水液代謝良好,骨盆腔濕熱的狀況得到改善,環境不再適合黴菌、細菌生存,陰道發炎就不會反覆發作了。

預防復發 作息飲食很重要

在療程中,一定要調整作息和飲食習慣,才能有效治癒發炎問題。所以在看診時,李醫師通常會要求患者做到以下事項:

  • 不熬夜,最晚要在半夜12點前入睡
  • 不吃炸、烤、辣的食物
  • 不吃冰和冷飲
  • 減少生冷蔬果的攝取
  • 以米飯作為主食

陰道發炎其實並不難治,難的在於患者是否能夠調整生活習慣、以及堅持療程。

通常在服藥一至兩周後,白帶異常和陰部不適的症狀即可獲得改善,但是調整骨盆腔濕熱的環境需要時間,特別是長期反覆感染的患者,需持續服藥治療2-3個月的時間,並維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方能在停藥後不易復發、維持穩定的療效。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