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把握十原則,顧好身材與腸胃

1698
0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過年連假的大吃大喝除了容易變胖、是減重的一大關卡外,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還容易引發腸胃問題,出現脹氣、胃酸逆流、腹瀉等症狀。

不過大家知道嗎?「瘦身」與「腸胃健康」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腸胃好 瘦身才順利

李醫師在看診時發現,許多體重過重或是有小腹的病人,都會有脹氣或便秘的問題,有些甚至需要每天吃通便藥或益生菌,才有辦法讓脹脹的肚子舒服一點。

當這些病人在經過治療、改善了脹氣和便秘後,小腹通常會變得平坦許多。有的人甚至可以在沒有服用減重藥的情況下,減少4-5公斤的體重。

現代研究也發現,體重過重者的腸道菌叢多樣性,比體重正常的人要少得多。腸道菌叢的多樣性與腸道健康、身體健康關係密切;多樣性越少,就越容易有便秘、脹氣、腹瀉等症狀,人也越容易變胖和生病。

所以在過年吃大餐的時候,如果可以依循李醫師提供的飲食原則來吃,顧好腸胃道的健康,就可以順便維持身材,避免體重增加太多。

 

腸胃不好的症狀

首先我們要知道,出現這些症狀代表腸胃有問題了:

  • 脹氣
  • 打嗝頻繁
  • 便秘、排便量少、有上不乾淨的感覺
  • 泛酸、胸口下方有似痛非痛、似餓非餓的感覺
  • 噁心、想吐
  • 腹瀉
  • 口氣重、口乾舌燥
  • 胃口不好

若長期有以上症狀,代表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腸胃問題,直接使用中藥治療才能快速改善。而平常沒有症狀的人,可以將它們當作腸胃的「求救聲」,在出現時根據以下十個原則,趕快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免症狀加重。

 

飲食十原則

接下來,是李醫師建議的十項原則,不僅可以維持腸胃健康,還可以維持身材、不容易變胖:

  1. 以白飯為主食

雖然最近流行生酮和低醣飲食,但李醫師覺得對健康長期來說,澱粉還是必須攝取的成分。

「白米」是適合大部分人長期吃的澱粉,好消化、好吸收,對消化系統負擔最小,天天吃也沒有問題。相反的,糙米、五穀米、麵、麵包、饅頭不好消化,吃多容易產生脹氣、便秘或腹瀉,並不適合經常服用。

吃大餐時搭配一碗白飯和充足的青菜,可以減少肉類和甜點、零食的攝取,並促進腸胃蠕動,反而能夠幫助瘦身呢!

2. 每餐都要吃蔬菜

蔬菜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和養分吸收,預防脹氣和便秘,所以要盡可能多吃。

3. 蛋白質要適量

蛋白質很營養,但是難消化,停留在腸胃的時間久,吃太多容易導致脹氣、便秘或胃食道逆流。

餐廳的年菜、桌菜組成大多以肉類為主,蔬菜次之,白飯則可有可無,與李醫師的原則剛好相反。用餐時可以先叫一碗八分滿的白飯,多吃點青菜,讓三者的比例為:白飯 = 青菜 > 蛋白質。

4. 水果偶爾吃最好

水果一周吃2、3次能夠幫助排便,但若每餐吃、天天吃就容易導致腸胃問題了。此外,若有腹瀉、脹氣、胃酸、想吐、噁心的症狀,應先停吃水果,以免病情加重。

5.避免炸、烤、辣、甜食

這些食物不僅容易引發腸胃問題,還很容易變胖。過年常吃的零食、堅果、肉乾、蛋捲、牛軋糖都屬於這類,要特別小心。

6.水渴了再喝

不渴也一直喝水,對於水液代謝不好的人來說,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胃脹、水腫和頻尿的問題。腸胃不適時,要避免喝含有咖啡因或氣泡的飲料,以免症狀加重。

7. 避免乳製品,包括牛奶、優格、優酪乳、起士

乳製品屬於難消化的食物,吃多一樣會導致腸胃不適喔!

8. 減少大餐以外的三餐份量,或禁食一餐

假設中午要吃大餐,那早餐的份量就可以少一點,晚餐以白飯和青菜為主。不餓或是非常飽的時候,可以先略過不吃。

9. 吃到八分飽就停

10. 飯後散步半小時


其實不只是過年,平時吃飯也適用以上原則。有脹氣、便秘、腹瀉、胃食道逆流的人,遵循這十個原則也能讓症狀減輕一些。但若症狀一直無法改善,請及早就醫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喔!

按讚追蹤李琪中醫師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邀請您追蹤李琪中醫師粉絲專頁,第一手消息不錯過! 點我立即按讚追蹤粉絲專頁 也歡迎您加入我的Line@,有中醫相關問題,都可以直接詢問喔!加入好友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