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如何影響了你

793
0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你的壓力大嗎?

會不會莫名感到焦躁、易怒,生氣、或不開心?還是身邊的人常抱怨被你的颱風尾掃到,原本不太在意的事情,也可以成為吵架的導火線?

這些,都可能是由壓力所導致的。

從動物行為看到自己

最近會有這些體悟,還是因為毛小孩的關係。

由於家裡的兩隻狗,我開始接觸狗狗的訓練課程,才發現原來很多行為問題都是因為「壓力」造成的。

生活上的許多事情,像是主人長時間不在家、睡不好、看獸醫、環境的噪音、街道上的人群、陌生人的觸碰……都有可能造成壓力。若主人沒有及時察覺、幫忙排解,這些壓力就會開始轉移、內化,演變成行為或健康問題。

例如狗狗因為亂小便而被主人責打,有些狗會將責打所造成的壓力轉移到比自己弱小的生物上,去欺負體型比較自己小的狗,或對小孩開咬;有些狗則會將壓力轉移到自己身上,開始過度舔舐身體、自殘、甚至生病。

壓力一旦形成就不會自動消失,無論如何,都會以某種型態宣洩、釋放出來。

人類的壓力轉移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很常因為壓力而產生不自覺的轉移行為。

在職場受了氣、遇到挫折,回到家後看到小孩一直在玩電動,過去可以冷靜應對的自己,卻突然大發雷霆起來。

長輩說了不中聽的話,當場忍耐下來。幾天後與另一半意見不合時,通常可以理性溝通的自己卻忍不住生起氣來,兩人最後以吵架收場。

有些控制不住的憤怒、怨氣,連自己都不知道從何而來,往往需要沉澱、思考和旁人提醒,才知道心中的結是什麼。

人雖為萬物之靈,但我們和狗兒一樣,壓力一旦形成就不會自動消失,只會以另一種方式被宣洩出來。

辨認自己的壓力來源

每個人都有一套紓壓方式,但在紓壓前,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壓力來源」是什麼。

每個人的壓力來源都不一樣,像是同樣在做家務,A覺得很紓壓,B卻覺得是種負擔。生活中的細微小事,都可能對不同人造成不同的影響。

以我自己為例,在剛出道看診時,面對回診患者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我害怕患者吃藥後症狀沒有改善,也害怕患者對我沒信心,每次下班後我都變得很浮躁、焦慮,對看不順眼的事一直碎碎念,害得家人(苦主我先生)也受到影響。

後來才意識到,雖然我喜歡看診,但看診也是我的壓力來源。經過這些年來的經驗知識累積,我漸漸能夠掌握患者的回診狀況和病情進展,再加上不斷自我調適,才逐漸減少工作造成的負面影響。

學習管理壓力

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沒有壓力,與其逃避,我覺得比較實際的作法是學習「管理壓力」。

積極培養興趣,或是利用喜歡的事情,在壓力前和壓力過後好好犒賞自己。

可以的話,盡可能提升自己的適應力。像是在職場遇到挫折,那就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有自信面對挑戰;長輩喜歡說不中聽的話,那就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這些話的背後是否隱藏了脆弱和不安。

尋求專業協助,或在信任的人面前勇敢說出煩惱,承認自己也有軟弱的一面,認清自己正被壓力困擾著。

清楚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並試著運用以上方式來管理壓力,你會發現內心變得坦然多了,可以更加勇敢與誠實地面對自己。

按讚追蹤李琪中醫師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邀請您追蹤李琪中醫師粉絲專頁,第一手消息不錯過! 點我立即按讚追蹤粉絲專頁 也歡迎您加入我的Line@,有中醫相關問題,都可以直接詢問喔!加入好友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