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日記:多囊性卵巢也能順利懷孕

2536
0
分享文章
寶寶超音波
分享文章

這次的懷孕其實是個半意外的驚喜,因為我和另一半原本是不打算生育的。「不生小孩」這個想法一直到今年年初才開始動搖,緊接者,肚子裡的寶寶便順其自然地出現了。

雖然懷孕的過程順利,但身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我其實是屬於不易受孕的體質。

因此在「好孕日記」的第一篇文章中,李醫師想與大家分享我自己是如何被診斷出有多囊性卵巢,以及我是如何治療多囊、與多囊和平共處,希望對有類似困擾的女性朋友有所幫助。

 

多囊性卵巢的發現過程

在此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要診斷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必須符合以下三點的其中兩點:

  1. 排卵異常:月經週期間隔35天以上,或久久才來一次。
  2. 超音波檢查有多囊性卵巢
  3. 雄性激素過高:在腹部或下巴長出毛髮、長痘痘、明顯落髮、或血液中的雄性賀爾蒙增加。

事實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症狀非常多元,涉及許多激素的分泌異常,是屬於典型的「內分泌失調」。許多女性都是在體重增加、臉上冒痘痘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有多囊的問題。

回到主題。

我從國高中開始,就經常月經晚來、月經不來。媽媽帶我到婦產科吃催經藥,爸爸也買了一堆四物丸、四物湯給我吃,但月經仍舊兩、三個月(甚至更晚)才來一次。

現在回過頭看,吃催經藥雖無不妥,但並沒有辦法恢復不正常的排卵功能。而四物湯雖為民間常用的「調經藥」,在未經醫師處方的情況下服用仍可能是無效且不安全的。

到了大學,月經仍處於久久一次的狀態,更糟的是,臉上開始一直不停長深層的大痘痘,看皮膚科吃抗生素、擦藥都好不了。一直到大三,心血來潮到大學附設醫院的婦產科看診,才知道自己得到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的治療過程

在確診後,婦產科醫師開了多囊性卵巢最常見的治療藥物—黃體素合併雌激素—也就是「避孕藥」給我。

服藥的時候,效果真的非常驚豔!除了月經準時28天報到,臉上惱人的痘痘也快速消失。然而,由於避孕藥並無法改善排卵功能,停藥後的月經又恢復2-3個月一次的頻率,痘痘在失去雌激素的保護後,也開始伺機而動。

這時的我陷入煩惱當中:如果我想改善痘痘肌和月經失調,勢必得一直吃避孕藥。如果我哪天想要懷孕,或因為身體情況不能繼續吃避孕藥,是不是就會痘痘大爆發了?況且長年一直吃,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嗎?

直到之後學醫,在念書、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深愛的麵包、甜點、牛奶、起司可能會讓臉上的痘痘長不停;而平常喜歡的高熱量食物也會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引發排卵異常、月經不來。

因此我開始少吃甜食、麵包和乳製品,為自己開中藥治療,盡可能維持一周一次的運動習慣,並慎選保養品和化妝品。兩、三年下來,終於擺脫每個禮拜都會冒痘的惡夢,月經也維持30-40天來一次的穩定周期。

 

與多囊性卵巢和平共處

歷經這將近十年的辛酸史,讓我體悟到要治療多囊,真的要做到「多管齊下」、「持之以恆」這八個字。

先天的月經不規律,喜歡吃甜食、西式料理、高熱量乳製品,再加上大學時期習慣性熬夜,這些因素一步步將身體往疾病的方向推,最終導致多囊的出現。

就西藥方面,多囊的治療對策是「症狀治療」。像是用避孕藥、抗雄性激素、黃體素來治療雄性素過高以及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和剝落,用排卵藥促進排卵受孕,或是用降血糖藥來改善胰島素的過度分泌。

「症狀治療」確實重要而且有效,就像當初我在吃避孕藥時,重獲光滑肌膚與規律月經的感動。有嚴重雄性激素過高的症狀、胰島素阻抗性、短期內有懷孕需求的患者,其實都能從上述的西藥中受益。

然而沒有人想要一輩子吃藥。若要「真正治療」多囊性卵巢、擺脫藥物束縛,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頭檢視自己:

體重有沒有在標準範圍內?作息正常嗎?是否喜歡吃高澱粉、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和乳製品?喜歡西式飲食嗎?有運動習慣嗎?常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嗎?有痘痘問題的,是否已經排除所有外在的治痘原因?

根據這些問題「多管齊下」地一一改善,並且「持之以恆」,配合中藥或西藥的輔助(但要有心理準備,治療多囊絕不會是短期服藥就好)。這些,就是我想與多囊的患者們分享的心路歷程。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