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避孕藥調經,真的有調到經嗎?

7729
0
分享文章
避孕藥 調經
分享文章

近一、兩年來,有些想要調經、治療亂經的患者會告訴我:「我之前有去看過婦產科,醫生開了避孕藥給我吃,吃的時候月經都很正常,但沒吃月經又不來了。」

使用避孕藥來調經的現象並不在少數,但以中醫觀點來看,這麼做是好還是不好?避孕藥究竟有沒有真的將月經調好呢?李醫師將在本篇文章說明我的看法。

 

吃避孕藥來的月經,不是「真的月經」

所謂「真的月經」,是指腦下垂體、卵巢在正常分泌激素和賀爾蒙的情況下,讓子宮內膜增厚、排卵,並在沒有受孕的情況下,子宮內膜自行剝落,所形成的「月經」。

那麼在吃避孕藥時所來的月經,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避孕藥大多是由低劑量的雌激素和黃體素合成(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7055)。服藥期間,藥物會抑制腦下垂體分泌激素、抑制子宮內膜增厚,並使卵巢處於休息狀態,也不會產生「排卵」這件事。

因此,吃避孕藥期間所來的「月經」,其實並不是身體的激素、賀爾蒙在自然運作下所產生的「真月經」,而是停藥期(或服安慰劑期)因為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濃度下降,使子宮內膜剝落所產生的「消退性出血」。

 

 

避孕藥調經?

有些患者告訴我,吃避孕藥時月經都非常準時,經痛也改善很多,加上新型的避孕藥副作用小,身體狀況其實是比沒服藥時舒服很多的。

為什麼避孕藥可以達到這些神奇的功效呢?

  • 月經變準時

「真的月經」是受腦下垂體和卵巢所分泌的激素、賀爾蒙調控,容易受到壓力、作息不正常、體重變化、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干擾,造成月經延後或提前到來。

然而在服避孕藥的時候,卵巢處於休息狀態,子宮內膜的維持和剝落是靠藥物在控制,有吃藥就沒有月經,停藥期(或服安慰劑時)月經就會來,月經週期當然會變得非常準時。

 

  • 改善經痛、經前症候群

月經來的時候,黃體素和雌激素濃度會產生大幅變化,身體也會分泌前列腺素使子宮收縮,幫助經血排出。這些生理變化會導致某些人產生經前的不舒服和經痛。

服避孕藥時,體內的黃體素和雌激素處於很低的濃度,就算在「消退性出血」期,也不會有大幅的濃度變化;此外,避孕藥還能夠減少前列腺素的分泌(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3629),所以許多人在服藥後,會有「月經不知不覺就來了」的感覺。

避孕藥 調經

月經來的時候,黃體素和雌激素濃度會產生大幅變化,身體也會分泌前列腺素使子宮收縮,幫助經血排出,會讓部分女性產生經痛。

 

  • 改善排卵性出血和排卵期的不適

避孕藥會抑制卵泡成熟、抑制排卵,所以服藥期間,身體是不會排卵的。既然沒有排卵,當然就不會出現與排卵相關的症狀囉。

 

  • 改善經血過多

經血是由剝落的子宮內膜所形成。避孕藥會抑制子宮內膜增厚,使內膜不適合受精卵著床。當子宮內膜沒有變厚,內膜在停藥期(或服安慰劑時)剝落的量就會變少,排出的經血量也就跟著減少了。

 

 

避孕藥有將月經調好嗎?

說了那麼多,避孕藥到底能不能將月經調好呢?李醫師認為,其實是不能的。

避孕藥之所以能讓月經變準時、改善經痛和排卵期症狀,是因為它讓產生月經的兩大器官—腦下垂體和卵巢—處於暫時休息的狀態。這段期間,是靠避孕藥的服藥期/停藥期(或安慰劑期)在調控子宮內膜的剝落。

如果沒有將導致亂經、經痛的因素給去除掉,那麼在停止服用避孕藥後,原來的問題和症狀一樣會回來,不會得到改善。

 

除了避孕藥,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調經?

月經的產生與激素和賀爾蒙的分泌有關,而激素和賀爾蒙的分泌,又與身體疾病、作息、生活習慣、飲食、壓力、體重變化……息息相關。因此當出現亂經、經痛時,李醫師會建議先至婦產科檢查,確認是否有腦下垂體、子宮、卵巢、或內分泌方面的疾病。

中醫在治療經痛、亂經方面有不錯的功效。經過西醫的檢查、診斷後,若為不明原因或原發型的經痛、亂經,可以選擇中醫作為主要治療方式。如果正在接受西醫治療,或治療效果不彰,也可以同時接受中醫調理、標本同治,使療效加速。

最重要的是,保持作息正常、吃得營養健康、規律運動、適當排解壓力、隨時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這些,才是維持賀爾蒙穩定最重要的力量。

Facebook留言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