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纏的腳部濕疹

廖先生的右腳腳底的濕疹已經有一年了,時好時壞,但始終無法斷根,最近連帶手指也出現濕疹的跡象。
經過進一步的了解,廖先生這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的緣故,生意變得很不好,心情操煩、很難入眠,都要到凌晨三點才睡得著覺。
為了加強抵抗力,他平時有吃薑黃的習慣。此外,還有容易燥熱、低燒、腳抽筋、小便尿不乾淨等症狀。
檢查腹部後,發現廖先生有明顯的脹氣和宿便累積。這說明了即使他每天都有排便,腹部還是積存了不少沒有排出的代謝廢物。
皮膚病反覆難癒 常與身體狀況有關
來看皮膚病的患者,我通常會先問:「有去皮膚科看過了嗎?」這是因為,若皮膚問題是由一般感染、環境刺激或天氣變化所引起,通常在使用西藥、移除致病因素後就能大幅改善。
然而,如果皮膚問題已經很久了,西藥的效果也有限,那我通常會從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下手檢視,找出皮膚病的潛在原因。
腿、腳的皮膚病 請注意腸胃
如果皮膚病出現在腳部、腿部,李醫師通常會從患者的「腸胃功能」著手檢查、治療。
為什麼呢?因為難纏的皮膚病常與「血液循環不好」和「體熱」有關,而腸胃功能的好壞,正好會對「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和「體熱」造成影響。
黃帝內經提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
又說:「諸病瘡癢,皆屬於心。」
當「心」的功能變弱,會導致上火、血液循環變差。當局部的血液循環變差,時間久了,氣血阻塞不通的地方就會生熱,最後就會在皮膚出現癢疹、破口、紅腫、發炎。
如果腸道阻塞了太多代謝廢物,會影響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而這些代謝廢物又會生熱,使局部的火氣更甚。
也就是說,當「心」和「腸胃」的機能下降時,會在腸道累積代謝廢物,並使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變差。久而久之,氣血特別阻塞的地方會生熱、發炎,最後產生皮膚病。
對症下藥 可同時改善皮膚與身體狀況
喝咖啡睡不著、吃薑黃和腸道的廢物累積,使廖先生體內產生了多餘的「熱」,導致容易燥熱、低燒和皮膚發炎。
而腸道的阻塞會影響下肢循環,下肢循環不好,會使腳部容易出現癢疹、潰瘍和抽筋。
由於皮膚問題常與生活習慣有關,所以除了開藥,我也特別提醒廖先生別在下午喝咖啡,並停止服用薑黃,以免增加燥熱問題。
在服藥一到兩周後,廖先生的濕疹就好了大半,失眠、燥熱和抽筋的症狀也減少許多。持續治療一個月後,廖先生的濕疹已不太再發作了,整體身體狀況變得更好、更加穩定。
許多纏綿難癒的皮膚疾病,和身體狀況、生活習慣有關。遇到這樣的患者,李醫師通常會建議中西醫療同時並行:在使用外用西藥的同時,也接受中醫治療。認真服藥、遵守醫囑、調整生活習慣,永遠是治療皮膚病的不二法門!